
穿好自慎的盔甲–摘自阿王诺布帕母《入法门论》
修行学佛的人,最易失掉的是慎觉,因此学佛修行者多,了生脱死者少,不是修行人本身不入法义,也不是不入经藏,或不诚心的过患,而是没有用慎觉的盔甲保护自己。
怎么依于慎觉呢?莲花生大师说:[凡有所作为皆与法相应,莫作离于福智之行]意为莫作不合教戒之事,则自着盔甲也。
在佛法的修持道上,是难行的路,又是畅通的道,既好走又打足,我们常见到其中包括一些至为诚心、极度专一的佛弟子,也犹如泰山压顶,肚气难发,觉得修行的困难,有时也免不了无常的突来,包括一些活佛在内期灾常至,乃至今日得见体态安康,明日却闻命突惨亡,故所以说地狱门中僧道多,就更为传扬千古了,这到底是什么么原因呢?修行为解脱,学佛得成就,又不是为了短命而修行,更非依教戒返入地狱?!问题就在这里了,每个人去佛门皈依,都是为了得福慧、增寿命,个个都知道要依教奉行,大多数行人每天都发心,就是无受用,其实我告诉大家一句既简单又不易所见的心里话,那就是口头的空愿力!实践的未履行!
有的人修了十几年行,顶大礼十万有余,上曼达早晚必持,上殿每天早晚课诵,用功课六、七个小时,而余下的时间不是上医院就是打官司,要不然就是坐下来,说某某人如何不好,她又如何对得起某某人,或为生意跑个不停,昼夜时中均被无明烦恼所缚,这就是一个真修和假修的关系了。
虽然他每日勤于修行,但往往都是不合教义的作法,而又恰恰来于无明之业显,也就是本人不得明了知悉自己,不但无功反落罪障的种因。
略而论之那就是未能依教奉行,比如说:有的人修持几十年,法语、仪轨背诵得很熟练,其实他只能大声或默诵如滚瓜,自己认为诚心依教奉行了,其实未尽其然,天地之别啊!如不信,你可以问他法义之含义,当他讲解的时候,他却辞不达意,几十年的光阴修了一个“自己闹不懂”。
有百分之几十的人都是这样混的所谓修行的日子。
又如密法中之受用论至为重要,他能背诵,可是就不能照着执行,这也叫混行日子,此类行人无论一天做多少功课都会白下功夫,是不会有受用的。
又如上师五十戒颂,弟子们看了就看了,不重要的条例照着办,一般的条例挂口边,重要原则的戒条,却抛之九霄云外,反过来得不到受用时,还疑心四宝,这又罪加一等,这些弟子怎么会了生脱死啊?这怎能说是佛法的过错呢?况乎在修持的实践中是如法执持,修习生起次第、圆满次第、生圆不二次第,这三个次第都是拿真话、真心、真行动换取的,有一点假意在里面,都不是真修行,都是不可能得到受用的。而身口意之三业,又必须落实在依教奉行上,起于三次第境。
有的佛弟子口头说四无量心,六度万行,发大悲菩提心,结果面临实际时他却我字当先,利益己用,口口声声忍辱,结果一句重话也受不了;戒律常挂口边,而所做行业却大都犯戒。
比如不杀生,他命人杀,为了赚钱还想开餐厅,不假话他常持口,乃至还对上师说妄语,护法们在虚空见到如此行为之人,他们怎么会加持啊!因此他们虽然整天在修持,结果犯下的罪业比修持的功还要多,所以外表看到在修行,结果招来的是跑医院、失财富、病魔烦恼困于一身,有的人不明内情,还误说学佛没有用,不能救苦增福,更何况了生死啊!这种愚痴观点看待佛法和修行的人,是完全一知半解的罪人。
其实学佛如初,成就有余,要把刚入门发心学佛的精神坚持到底,中途无退转,如法起修于诸行持,密乘弟子深入履行受用论,虔心恭行三聚净戒,发大菩提心,三业照办上师五十颂法,自然会圆满解脱的。
这里要特别开示一点,也有的弟子上述之条例已三业如法行持了,结果中途突然重疾临身,灾难顿至,乃至一命归阴,这又是为什么呢?这正是佛法的因果之谛了,人生本无常,有情决定死,无情决定灭,一切有为法均为无常缚,所以当为了无无常之常谛而学佛,就是佛陀之父母也得无常,莲师之父母也得无常,玛巴之父母也得无常,况乎普通活佛之父母,法师之父母,一般行者之父母,及修行人之本身啊!皆得无常也。
那么佛陀、莲师、玛巴三大法王能加持其父母与天同寿否?这对佛菩萨道并非难事,是出自本然的功夫。
但首先要其被加持之父母或行人具此功德并当三业相应。否则纵然施以法力诸如[佛降甘露]之加持,决能起死回生,延寿人间,但由于其恶业满身功德不够,甘露也不得降入人间,所以无法服上甘露,寿命自然就不可能增长了,正因为如是之道,佛亦难救无德士。
况乎三业之不相应教戒,好比让你入暖房你不入暖房,要入冰库,叫你不跳火,你强跳火坑而自灭。方法教给你,你就要执行,你不但不执行,反而背道而驰,因此从因果的实相关系是得不到加持的。
所以修行之成就,上师与佛开示,得依靠自己作主,自己能照师之说依教奉行,一切都能圆满,长福报、增智慧、出神通、延寿命自然而来,这正说明了,一分成就一分果,一分恶业一分罪的因果关系。
还有的修行人在佛菩萨面前赌咒发誓,管不了一年半载,就抛去脑后,你问他发的什么誓愿,一提三不知,不但不执行自己发下的誓愿,反而持之反道,遭到恶报,自己还找不到原因,虽然他每天都在作功课、诵经持咒,由于空发誓愿,所以毫无受益。
有的人福报大功德高,遇到了真法王,受到佛降甘露的加持,本当增寿如法,结果亦有见其提前中阴之现象,殊不知佛有教戒,圣物可来亦可去,如违背三昧耶严慎部戒,也要失道的。
三昧耶严慎部戒:
1、起意杀生。
2、迷行外道。
3、背谤师行。
4、妄语骗师。
5、破立誓愿。
6、我事胜佛。
7、不孝父母。
8、伪法灌顶。
凡一切修行之四众弟子,无论功德多大,只要有犯上述八条三昧耶戒之其中一条者,以犯戒之时起于十五日最后之时辰,前者所服下之佛降甘露,(增长一百余的寿命)自然无影流失,因此寿命得不到加持,所以任何法王、佛菩萨也救不了不依教奉行的皈行修行人。
他们有犯戒故照常不可长寿,如能得到甘露服食后,严守以上八戒,所服之甘露是不会流失的,寿命自能增加到一百有余,乃至二百三百等。
八戒之含意即是:
一者,起意杀生:意为有意杀害有生命的各类众生之一,或知别人为你而杀生,己可阻挡而不阻挡。
二者,迷行外道:意为无知愚痴认假为真,迷于非佛教之内的他教,而有意行持,或暗地行持。
三者,背谤师行:意为背着上师讲说上师之是非,乃至破坏上师之一切事业的行为。
四者,妄语骗师:意为对上师有意说假话,或上师问及你事时,而隐真显假。
五者,破立誓愿:意为在上师面前或在佛寺,或佛相、佛舍利、佛书前所发的誓愿,不按誓言条例执行。
六者,我事胜佛:意为自己的世俗事业自我观见个性看得比佛法还重要,比如佛法和世法相并出现对等不同利益的时候,而面向世法。
七者,不孝父母:意为对父母无孝敬之心和行动。
八者,伪法灌顶:指一些不懂佛法灌顶的所谓仁波切和阿阇梨,不懂灌顶,而为弟子假灌顶,示假佛法,凡所述上戒一切皆不可犯。
莲花生大师云:[既受大小乘誓句,纵使断命,切勿舍弃,若有损毁立即忏悔,还净再受极为重要,如不悔改,必成罪果。]
故所以法义律规有犯八戒之一者,纵服甘露无得效验。
若于八戒有犯者虽然功德宏深,虔诚修法亦不得感应的,因此有的大功德修行人,即令活佛也寿归其短,证量低微,皆因犯八戒之一故。
或有服甘露之行人,如于十五日得知有犯八戒,立刻忏悔,洗心不再重犯,其服之甘露照常不得流走,长寿坚固入法。
八戒者,主要是应其服食过真甘露,及修行受用之三昧耶严慎部戒条。
其实除了上行之外,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根本问题,应于特别注意的,那就是坏人性慧的罪业。如果犯了坏人性慧的罪业,修一切法都不会有感应的,而且不管该行人有多大的功德,也是不会有受用的。坏人性慧之罪比杀生罪还大。
经藏云:杀其一人,其罪一世,坏人性慧累劫千生。
性慧罪主要是表现在不懂称懂,乱解经意,尤其指般若之空性谛。
因此我强调要懂[因明论],否则易于失知正理,以上【法、人、正、邪鉴】一文即说明佛法的道理是不可乱解的,其文中所开示罪论者是为法师及仁波切,他们尚且犯下罪业(不属空理性慧罪),但也是坏道因果罪. 该法师虽然已证阿罗汉果,但也应忏悔所犯错解经罪,否则还当偿报,大德们均当小心,何况普通小焉行者。
因此大家应深入五论或三藏,起于大悲菩提之心,自觉方能步入觉他,否则易于造罪,如不明白上述之示理,就会误失修行,则更不知道为什么功高积厚的虔诚修行人也生恶病,照常会短命,会无受用,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真正修行之要领,或违犯了修行的特定条例。如果有心一查,即可见到他们所以得到无效的结果,完全是违犯了法定条例而造成的后果。
今已说明,大家也就免除了心病,只要能如法依教奉行,最重要的是一切修行都要以菩提心为基础,离开菩提心则无道可言。
故莲花生大师曰:[密咒即是大乘,大乘义为利他,为利他故,汝需证取三身果位;为证三身果位故,需积集二资粮;为积二资粮故,而修菩提心;汝需生起圆满之道,合一而修。]
故所以大悲菩提心能资长一切道果,如能以上行合之菩提心而修,认真反覆学习余之著《入法门论》并《般若论》等照着上面法义执行,成就三身四智无疑矣,况乎受用即免灾增寿耳,否则建诸功德如积雪之粮,遇温则失,故今特授诸行者,穿好自慎的盔甲为是圆满成就之近途矣。

阿王諾布帕母是佛教最高女性本尊之首—金刚亥母应化,所著论著正见无偏,圆满精辟。第三世多杰羌佛赞叹说:“阿王諾布帕母的论著和开示等佛书,就是当今最易让众生解脱的佛法”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