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个年轻的居士,前去拜访一位高僧。他们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,十分投机,斋堂便为两人准备了一大一小两碗面,面端上来高僧看了一下两碗面,将大碗推到居士面前,说道:“你吃大碗吧!” 按照常理,居士应该将大碗推回到高僧面前,以示恭敬,可是居士一点都没有推让,而是非常自然地接过大碗就吃了起来,高僧见他这样,不由皱起了眉头,心里想:“本以为他慧根不浅,可是居然都不懂得礼仪!” 居士吃完后,看见高僧根本就没有动筷子,并且脸有愠色,便笑着问高僧:“高僧为何不吃?” 居士见高僧一语不发,便恭敬地说:“我确实是饿了,只顾自己狼吞虎咽,的确有失礼之处。然而我将您推给我的大碗再推回到您的面前,那不是我的本愿。既然不是我的本愿,我为什么要那样做呢?我要问师父,你推我让的目的是什么?” 高僧答:“吃饭。“ 居士严肃地说:”既然目的是吃饭,您吃是吃,我吃也是吃,何必再你推我让!难道您把大碗让给我不是真心的吗?如果不是真心的,那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? 高僧听完居士的话顿有所悟。
禅思禅悟:很多时候,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谦让客气是一种礼貌的表现,但往往违反自己的心意。殊不知礼仪只是一种形式,而拘泥于礼仪的形式不过是虚假的表现,坦率真诚才是做人的真谛。

[佛教公案] 心的力量是无穷的
有一天,释迦牟尼佛在恒河的南岸说法。有一位信徒听说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在那里说法,就从恒河的北岸走了很远的路要到南岸去听法。但是到了恒河之后,他发现无法过去,若要绕路,走到对岸时法会可能已经结束了。该怎么办呢?
他问旁边的船夫:“请问这个河深不深,可不可以过去?”
船夫说:“很浅而已,差不多到膝盖。”
那个人听了很开心,说:“那我就可以走过去了!”结果他就从河面走了过去。
在恒河南岸听法的人,看到一个人从河面走过来,都吓坏了,因为河水有好几丈深。他们就问释迦牟尼佛:“这是不是菩萨的示现?要不然他怎么可以从河面上走过来?”
释迦牟尼佛说:“不是,他不是菩萨的化身,他跟你们一样,只不过他对我所说的法有绝对的信心,所以可以从河面上走过来。”
结束语:
一切正知正见以佛陀亲说法音和佛书作为学习、行持的最高标准和根本指南!遵奉南无释迦牟尼佛的教戒!
Leave a Reply